资讯新闻
当前位置: 主页 > 名医养生 >

北医三院成功救治一例罕见心包填塞早产儿

时间:2017-12-14 11:14:41

北医三院成功救治一例罕见心包填塞早产儿

养生之道网导读:2013年11月7日,北医三院新生儿科NICU联合本院心内科超声诊断室、心外科床旁急行心包穿刺,成功挽救了1个生后9天胎龄3……

2013年11月7日,北医三院新生儿科NICU联合本院心内科超声诊断室、心外科床旁急行心包穿刺,成功挽救了1个生后9天胎龄32周体重1620克的急性心包填塞的早产儿。截至发稿,此患儿临床情况平稳,心包积液未再反复。

据介绍,此例患儿为32周,三胎之小子,出生体重1620g,出生后因“呼吸困难”转入NICU,诊断为新生儿湿肺,经过5天无创呼吸机治疗病情平稳。出生后3天,床旁超声发现患儿存在动脉导管未闭,给予药物关闭,出生后7天复查心脏超声好转。.

患儿病情变化发生在出生后第9天--11月7日7点58分,NICU医护人员正要早交班,患儿突然出现心率下降至40次/分,血压测不出,呼吸停止,肤色发灰。在场的医护人员立即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但患儿心率仍无明显上升,儿科童笑梅主任医师在场指导抢救,静脉推注肾上腺素、扩容、纠酸,持续静点血管活性药物,8点10分患儿心率终于上升至160次/分,并连接呼吸机。急拍床旁胸片显示心影增大。 9点05分,患儿病情再度恶化,又出现心率、血压下降、脉压减小,心外按压、肾上腺素、再次扩容,8分钟后心率逐渐恢复,偏快,190-210次/分。床旁超声心动图提示中至大量的心包积液!童笑梅主任医师、李在玲主任医师、张娟主治医师紧急床旁查房,分析患儿突发难以纠正的循环障碍,结合超声提示心包积液,考虑为急性心包积液导致的心包填塞、心源性休克!

早产儿乳糜性心包积液临床极罕见,是指由于胸导管与心包淋巴管之间存在异常交通而引起液体在心包腔积聚。由于积液外观呈现白色牛奶样,故称为乳糜液。经检索,国内外共报道原发性乳糜性心包积液117例,国内2011年报道25天新生儿1例,而大量积液导致心包填塞国内尚无报道。心包填塞是指心包腔中液体急剧积聚导致心脏受压、心室充盈受阻及其所引起的一系列血液动力学异常,静脉压升高,血压下降,甚至心源性休克,属于临床危急重症,若不及时诊断治疗,可导致猝死。

时间紧迫,儿科积极联系儿童专业医院的心内外科均无类似早产儿心包填塞的治疗经验。孩子病情仍不稳定,随时可能再次病情恶化,发生猝死。NICU主治医师联系本院心内科超声诊断室冯新恒主任、心脏外科吴松医师联合会诊,复查超声提示患儿的心包积液液深达到7.1mm(成人心包积液液深达8mm以上即应考虑穿刺引流),考虑心包填塞诊断明确,决定紧急为患儿进行心包穿刺减压。然而患儿为早产儿,心率快,操作难度大,稍有不慎恐有心脏损伤风险。但患儿的病情刻不容缓,挽救生命别无选择。当日下午,在超声引导下,心外科吴松医师为患儿紧急行心包穿刺术,随着20ml乳糜样液体从心包腔内穿出,患儿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这是国内首例早产儿乳糜性心包积液致心包填塞的病例报道,NICU的心肺、液体复苏为后面进一步检查治疗赢得时间,床旁超声明确诊断,心外科紧急穿刺缓解患儿的临床危象,三科全力配合成功救治此例心包填塞患儿,为救治疑难危重新生儿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显示了多科协作在现代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分隔线----------------------------